民国十五年公元是什么时候?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此时距离清末宣统三年(1907年)开始推行的“丁未学制”届满还有两年时间,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学普遍采用“学堂制”和“学院制”。所谓学堂制就是高中和初中分别称为高一、高二、高三或者初等、中等、高等;而大学则按照文理科分为文理大学和文理学院。当时实行四段六级高中学制(比后来的六年制少了两年),一般四年不分班也不选课(选修课在文理科里面选) ,前两年学的基础课程如国文、算术、英语之类是通修的,后两年分科才正式开课。
这个时期中学没有固定教材,教学方法也比较自由,除了开设传统的儒家经典以外,还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各种书籍,所以被称为“读书的好时代”。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有识之士觉得外部的环境不适合实施新的教学体系,所以这种学制并没有全面推行。到1934年国民政府明令推行6+3+3+4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职业教育,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改造旧式学校。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这一年北伐战争成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了改变教育经费不足的尴尬局面,国民政府宣布把宗教团体办的教会大学划为公立大学,由国家财政拨款补助。此举虽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引发了后来教会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