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全套有收藏价值吗?
你要搞清楚什么是小全套。小全套(迷你套)是港台地区对“六四版”的俗称——因为1980年到1984年间,第二套人民币只发行了“贰角”和“伍角”两个面值的小面额纸币,而“壹圆”、“贰圆”等面值的钞票一个都没出。所以当时人们把这种只有两种面值的“短缺钞”叫做“小全套”。后来,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把所有62年以后发行的纸钞都叫“小全套”——哪怕其中有不少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印刷的残次品。这样的简称显然很不严谨,但是已经广为流传,难以纠正了。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收集小全套。不同的收藏者出于不同的目的进入集藏领域后,所选择的藏品类型和品种是不同的。例如,有的朋友是为了集全一套人民币的票样,于是他们到处收集各版式样的残币、折页、冠字号纸、印制流程票、复盖水印样张等等;也有的人为了收集某种题材的邮票而放弃整套,只挑选其中的精品(如动物邮票中的熊猫和金鱼);还有的人为了集全一种图案的银元、古钱币……那么,为什么没有人为了集齐第二套人民币的正票呢?因为第二套人民币正票一共就那么几枚,加上已作废的一角券,也不过十枚。想要收集齐全简直易如反掌。况且这些钞票的印量和存世数量都非常巨大。即便是流通损耗掉一部分,其总量也非常可观。这些钞票的定价本来就不高(仅比原版币稍高),市面上更是随处可见。当然没有收藏的价值啦! 但小全套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中,有许多是再版币甚至是翻印的钞样,它们要么在印制工艺上有明显差别,要么在文字号码上露马脚,都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纸币的发行量要远远小于原版币,即便有些纸币被银行大量回收,其存量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这些小全套的价钱可就没便宜到让人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