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铜像有什么价值?

郗岚岚郗岚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系列的作品,是徐悲鸿在1936年所作。 徐悲鸿留学法国时,曾主修过雕塑。他本人也曾做过一组自己的胸像,但只有草稿留下,没制成雕塑。这组《十二兽》创作于抗日战争前两年,应该说是徐悲鸿雕塑作品的一个总纲。

这十二件作品,每件代表一种性格、一个阶段或一种心情。从作品来看,当时他的雕塑风格是受到古罗马的影响,同时也有希腊古典主义的风格。 比如这一件《牛》,它的造型实际上借鉴了古罗马的《斗兽士》。这两件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一个静态的人体,且人体是俯着的形态。另外,这件作品中的“牛”,其实可以解读为“人”。因为牛的头、颈、背、臀部的线条,其实是暗示了人体的结构。

再来看另一件作品《兔》,它的造型比较接近希腊的古典主义,尤其是那对斜伸出去的耳朵,显得非常活泼可爱。

还有这一件《马》,它似乎表现了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的那一刻,所以背部和肩部都出现了很明显的肌肉突起。而且徐悲鸿在这件作品上题写了一首诗:“谁其怜此意,驰马未足希。何当金络脑,驰骋遍辽西城。”(《徐悲鸿全集 2·绘画编·第4卷 》)

这首诗表达了青年徐悲鸿渴望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因此这件作品不但是写实性的,也是带有象征意义的。 这十二个动物,除了象征作者自己外,可能还象征了抗战前的中国——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我们又是一个饱受凌辱的半殖民地国家。我们既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也要有“细嗅蔷薇”的温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