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30两银锭价值几何?
这锭银币的品相相当不错,原光,且没有磕碰,是非常少见的。 据我了解的情况,市面上很多这样的银锭都是有些磕碰的,或者不太圆,有一些甚至就是残破的。 这种30两银锭不是流通货币,而是官方储备金。是朝廷把银子交给铸币厂,由铸币厂熔炼成锭,再刻上一枚方印,盖上“户部”、“大清”等章,就成了一种储备金。 这样的银锭在古代并不罕见,但是到民国之后由于军阀混战,各地造币厂都被摧毁或关停,民间就开始较少见到这样成形的银锭了。
这个银锭正面有2个字“户部”,背面有一个“大清”年号,还有一个类似“广”字的符号,这是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使用的“宝广”局铸造的标记。 从这两个字来分析,此锭为光绪年间户部所铸。不过,清廷的户部和工部负责全国钱粮赋税的征收与支出,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但一般不直接参与铸币,而是委托给各地方铸币厂(局),在铜铁等材料上加以限制,对钱币的形状、重量也有规定,严禁私铸。
而“宝广”局的“广”字标记,则是用来防范当地奸商偷梁换柱,用广东出的银元置换该局的银锭。 因为广东地处南方,历来银价较低,如果不用记号防止换银的话,那么百姓肯定都用广东银元换成该局的银锭了,这样就导致国家财产的损失。所以,当时在南方很多地方都采取了这个措施——在自己的银锭上加铸自己的特殊印记,以防止被掉包。例如云南所用的就是“云”字,福建用的是“福”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