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的收藏价值有哪些?

柴德伍柴德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由黄金价格决定的 当欧洲局势紧张,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增的时候,人们都会去抢购黄金,因为货币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的,如果发生战争,法郎和马克可能贬值,但黄金还是一样的,于是人们会争先恐后地抢购黄金,把伦敦的金价抬高;反之,当政局稳定,人心安定的时候,人们不会去买黄金,而把钱存在银行里,取出来就是钞票,而钞票只要印多了,就可以买到商品,这时,金价就会下跌。在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期间,虽然美国实施美元紧缩政策,大量抛售黄金,造成金价暴跌,但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尽管“纸钞”满天飞,人们还是愿意接受这种“纸币”,因为只要生产发展,通货膨胀不是太严重的话,纸币也是可以保持一定的价值的(至少是可以维持币值基本稳定的)。

二战以后,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所谓的“美元本位制”。在这个体系中,各国的汇率波动实际上仅限于美元和英镑之间,这是因为作为国际结算/信用基础的国际货币——美元的直接锚定物是黄金,而英镑的直接锚定物则是商品。也就是说,美元的价值取决于黄金,而英镑的价值取决于商品。为了维持美元/英镑之间的固定比价,美国必须不断输出美元,向其他国家购买英帝国殖民地的矿产等商品,同时,英国也必须从美国输入美元,买回美国手里的黄金,从而维持住美元/英镑间的比价。这就是二战后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本质。在这种体系之下,只有美国手里真正的有黄金,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里的黄金储备只不过是账面上的权利而已,也只有美国能动用这些黄金。其他国家手里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手里黄金的代用券罢了。

到了1971年,尼克松政府为了阻止法国等欧洲国家抢购黄金,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出手封锁市场,禁止外国央行收购黄金,从而结束了国际黄金贸易。随着尼克松政府的这一令人尴尬的政策出台,所谓“金本位”其实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