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捐邮票有收藏价值吗?
197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同时也是毛主席宣布“我们的目标--超英赶美”三十周年。为庆祝这两个重要纪念日,邮电部于6月28日发行了一套《伟大领袖 和 光荣旗帜》的纪念邮票(图1)。
这套邮票共四枚,第一枚是“伟大的导师”毛泽东主席的肖像;第二枚是“伟大的统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第三枚是“伟大的领袖”周总理的肖像;第四枚是“伟大的舵手”朱德总司令的肖像。
当时由于经济困难,为了节约开支,邮电部将原定的四连印改为二连,即两枚邮票并在一起打印,因此出现了该套邮票的一种独特错误---“倒盖”。即在加盖了“支局章”、“销票日期”和“邮编”的地方,因为印刷压力不到位导致文字或者图案倒置。 这是一种少见的真实错误,而不是防伪错版。
1935年意大利发生饥荒,海外华侨纷纷捐款接济,当时的民国政府为了鼓励华侨爱国热情,号召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于是特意发行了一组“抗战建国捐”的特种邮票(图2).这些邮票上均印有“购买国债,支援祖国抗战”字样。 但是有人却利用这种邮票的印刷错误大肆造假,将“国”字误排成“民”字(图3),然后将这些假发票拿到银行去兑换现金。
这个错误相当明显,只要仔细看就能发现,但当时人们对防伪知识较为陌生,又苦于没有鉴定能力,所以导致银行大量兑付此类假发票。据统计,当时仅上海市就查出伪造的这种邮票达一千余枚,全国则可能有数万枚之多。
1949年以后这类假发票的情况仍然很多,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使用胶纸防伪技术后,才逐渐杜绝。 类似的还有1960年发行的志号“文12”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普通邮票(图4)。这枚邮票的图案是由九个人组成的方阵,中间的人手握钢枪,象征工农兵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保卫祖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枚看似普通的邮票其实隐藏着一个小错误:九个方阵中应该由八人组成,但却出现了三人组成的两个小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