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玛瑙手镯值多钱?
清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加上国力强盛,统治者对于玉器的制作十分重视。同时在清康熙之后,交通及生产力的发达、手工业的分工,使得玉材的来源得到充足的保障,玉器制作的工艺技术和规模都随之扩大。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仅官家碾玉的规模与质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而且私人作坊也开始增多,并且取得了很高的制作水准。清代玉器兼收了宋、元、明等朝代的技术风格,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用料之多、品种之丰富、工艺之精湛都是前所未有的,是玉器制作历史上的又一高峰。
清代玉器的题材、造型、纹饰、功能、用途比以往朝代更为扩大、繁多。玉器的功能已经从祭祀、礼仪的范围中彻底解放,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陈设器、装饰器、实用器、宗教用品等,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审美的各个方面。清代的玉器因受到统治阶级审美趣味的喜好与影响,玉器的制作呈现出富丽堂皇、繁缛、细致的风格特点。
清中期(1644—1911年)白玉发簪 插花
清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除了以往各个朝代都采用的镂雕、圆雕、线刻、浮雕等外,在琢玉工艺上创造了痕都斯坦镂雕、阴线刻划工艺以及巧作碾琢工艺。痕都斯坦玉器在乾隆朝被引入中原,它那镂雕的工艺和柔美的曲线,一反中国传统的雕琢手法,显得十分清新独特,被清代玉匠巧妙地“洋为中用”,创造出具有浓郁异域情调的玉器。阴线刻和镂雕工艺的并用在玉器图案的装饰上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利用玉璞的不同色泽因材施艺,巧构思,巧设计,巧碾琢,使玉器更臻妙品。
此外,清代玉器的纹饰图案内容和雕刻工艺十分讲究,其图案有传统的吉祥图案、绘画名家的图案、文人参与设计的图案以及当时皇帝的喜好。图案雕刻多采用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等工艺手法。总之,清代玉器在图案的艺术造型上讲究繁缛、细腻、工巧、华丽、美观。同时在玉器的款识、功能、包装上也十分讲究。由于清代帝皇爱好收集和制作玉器,许多玉作艺人进入宫廷为官府制作玉器,因此出现了许多玉作艺人和匠师。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宫廷中专门设有玉作,宫廷外专设碾玉坊,并设有专门掌管玉器使用、分配人员和登记保管玉器的机构。清代玉器的作坊主要分为玉器的产地,玉器的加工产地和玉器的销售地。其玉器的产地主要有新疆、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玉器的加工产地主要有苏州、扬州、北京、杭州等地,玉器的销售地主要为北京。北京作为清代的都城及政治重地而成为最重要的玉器销售地,清代的许多大玉肆都设置在北京。清代有名的玉肆有琢玉成、广信玉器铺、大章玉器行等。由于玉肆的大量设立和玉坊的扩大,加之政府的支持和统治者的喜爱,因此,玉器的收藏在清代尤为兴盛,在官员及富有的人家都有玉器的收藏。这些玉器的收藏品主要来源于进贡、玉肆交易、玉坊制作、帝皇赏赐等,有的是古玉器传品,有的则是新器。
由于清代玉器在质料、功能、图案、工艺、款识等方面都有它独有的特点和风格,而且品种繁多、用料范围广、器物的造型巧夺天工,这在以往朝代是很难做到的。另外由于清皇朝特别重视玉器的制作和收藏以及玉器作坊的扩大和玉肆的林立,从而保证了玉器制作生产量的提高和人们接触玉器、使用玉器的条件,这对清代玉器的收藏和流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