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1角不能用了吗?
我小时候,家里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找那些半旧的纸分币、毛票,捡回一堆,拿一张白纸画一条线,把破烂分成两半,然后花出去。这种钱有个好处,花出去别人找不开,或者找到旧纸币要跟你换的话,你就说“我妈说了,这钱只能花不能换”,这么一来,你手上的废纸就都成了钱。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有一次从家里偷了一块六毛钱(当时一块六还是很大的一笔钱)去买大米,卖米的大娘说现在没钱不用找零了,直接送给我一点好了。于是我就用那块六毛钱买了十公斤大米,走的时候大娘还不忘嘱咐我“记得晚上把钱给你妈送去啊!” 再后来,我家生活条件好一点了,有一年的暑假我去商场买冰淇淋吃,结果吃完之后发现口袋里的钱不够,于是我灵机一动,转身问身边的售票员阿姨“我可以吃个冰淇淋吗?”说着我还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没想到阿姨不但没骂我,反而笑着对我说“吃吧,吃完早点回家”。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并不能代表所有地方和所有人,但我想说的是,在以前,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其实是极度缺乏流动性的。所以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帮工人师傅在工地上干活,突然有一个领班过来对他们说“兄弟们,老板说你们辛苦了,每人奖励一个馒头”。这帮工人听了之后高兴坏了,纷纷对这位领班表示谢意,而这位领班转过头来对别人说“告诉你们老板,工钱就不要发了,这个月的伙食费就不扣了”。 这其实就是货币乘数效应,所谓“无本万利”,其实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在流动性缺乏的情况下,一分钱的价值可以说被放大了许多倍。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另一个发展阶段——通货膨胀阶段。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中,流动性并没有那么匮乏,反而是过剩的。一方面我们经常吐槽“钱不值钱了”,另一方面又抱怨“人民币贬值太快了”。 其实,不管是“钱不值钱了”还是“人民币贬值太快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内通胀的状况。只不过“钱不值钱了”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的,“人民币贬值太快了”是从国内流通领域的角度来说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