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宣纸有收藏价值?

上官弘奕上官弘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价值”,分两部分解读。 一是指历史价值,这涉及纸张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意义;二是指现实价值,即当前市场上这类纸张的交易情况(价格、数量等)。 一、历史价值——纸寿千年 为什么要谈历史价值呢?因为任何东西要想有价值,必须是稀缺的,或者说是具有独特性的。而能够传承下来的纸品,必然具备这样的特性。

中国造纸术的发祥地,一般认为是在今天的陕西武功。东汉末年,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良了造纸术,使得造纸工艺得到推广,而原本昂贵的纸张也因此变得便宜,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繁荣。 到了晋代,出现了“纸笔”这个词。唐代的纸已经远销海外,《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就盛产纸笔。

宋代以后,南方兴起了许多造纸业,因此宋代的纸价非常便宜,据说皇帝下诏书时,连小孩也能随手拿来撕着玩。不过后来用废纸再制浆、抄纸的技术成熟后,纸张就变得廉价了。元代以后,文人多用纸书写作品,因此纸的消耗量非常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保存完好的古纸文物大约有3万件,分布在各地博物馆中。这些文物中最古老的纸片出自西汉宫廷,是1974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这张纸薄片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薄如蝉翼,软似绫绡,颜色呈浅褐色,上面有淡淡的墨迹,虽经2000多年岁月沧桑,却依然坚韧挺拔,用开水浸泡后仍可折叠。经鉴定,这是一张汉代的古信纸,距今已有2160年的历史。

除了单薄的信纸外,还有长达数米的纸。1958年在陕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园里,发现一块长达12.5米、宽约33厘米的薄纸,经鉴定是唐代的冥钞。 这些纸品历经千年而不朽,足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造纸技艺。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超的技艺,才造就了纸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因此可以说,纸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具有这些历史文化价值的纸自然带有收藏的价值。

二、市场价值——价逾黄金 谈到市场的价值,显然不能只谈历史不看现实,毕竟能否有市场、有多大市场,关键还得看当下。那现在市面上有哪些有价值的纸呢?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都有文物鉴定的活动,而人们参与鉴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手里宝贝的价值。虽然文物鉴定行业鱼龙混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人拿着珍贵的文物却误以为只是一般的纸制品,或者出于对历史的无知拿假的文物出来鉴定。

所以有些看似普通的纸,其实可能价值连城。 比如下面照片中的这页纸,就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先生写给傅增湘先生的信。这封信写于1919年,当时陆费逵刚创立中华书局不久,希望与北洋政府接洽,以便发行新出版的图书。然而由于当时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对陆费逵的请求并未及时回应。于是陆费逵写了一封长一点的解释信,这封长一点的信就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分割成几页保存下来。尽管这仅仅是陆费逵写给傅增湘的一封普通信件,但因人物身份的特殊性,使得这封普通的信件颇具历史价值。

据了解,这页珍贵的资料拍出了高达11万元的价格。 而下面这张照片里的纸虽然是印刷品,但却并非现代的东西。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期间,在伪满皇宫内拍摄的。照片上显示的纸是日本的军票,这种军票只能在日军占领的东北使用。之所以记载着这笔“财宝”的纸会是印刷品,是因为日本侵略者企图将东北变成它们的产业殖民地,大量印制发行伪满币,导致了通货膨胀,民众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如此丰富的史料价值,使这一张小小的纸身价不菲。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