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书法家北京有谁?

贡炳烁贡炳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时期,书坛巨子有很多,北方以郑孝胥、曾熙为代表;南方以林散之、齐白石为代表;东北有姚石父、金意庵等。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影响力并拥有大批弟子徒弟的。 但是说到最具代表性的,我觉得应两人:一个林散之,一个于右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两个人是民国时期书法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代表人物!

1.林散之(1897-1989) 林散之,原名霖,又名以霖,后改字散之。早年就读于江浦县立第一小学,受业于清末举人、书画家周凤岐。后入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任职。工诗文词曲,擅书画。晚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林散之的书法得益于他的诗词创作,其诗风婉约,且多用古典主义意象,因此其书风也偏古拙,如《清平乐·咏荷》这首代表作就写得雍容典雅,不激不励。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却是这幅中堂: 这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60岁时写的,现悬于南京总统府。当年宋美龄对这幅字非常欣赏,遂命人刻成印屏。林散之后来还经常去总统府送给蒋介石看,蒋老帅对此字也是赞不绝口。

2.于右任(1879—1964) 于右任祖籍陕西泾阳,生于陕西三原,本名伯循,号逸仙,别署“饥民”、“冷庵”、“热禅”等。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于右任早年的书法作品承袭晋代楷书之风,如小楷《临兰亭序》: 然而50岁以后他的作品开始发生变化,渐入佳境,风格独特,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草书,在当时的民国书坛可谓是数一数二,甚至被人认为是“当代草圣”。下面这张图是他作于60年代的一幅草书手卷,现在应该值不少钱了: 不过于老先生最有名的不是这幅手卷,而是这张中堂: 这是他在30年代创作的一幅草书屏风,上面的诗句出自唐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这副作品后来被制作为大型镜框,在20世纪50年代挂在上海人民美术厂的接待大厅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