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中属于书法家有哪些?
书法史上,真正能够被称为书家的,其实并不多。 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序》中说“夫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神合色生,气韵生动,由斯而妙。” 所以我们评价一位书法家是否成功、是否顶尖,最主要就看他的“神采”“气韵”怎么样。
而一个书法家能否具有这些,和他的性格、气质、素养有很大关系。所以好的书法家都是才华横溢的多才多艺者——他们或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或是在文学、艺术上各有建树的全能型人才。
比如王羲之,他是西晋著名书法家王廙的儿子,从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他出身名门,学识广博,精通音乐,擅长隶书,可以说是全面的人才了。
再如唐朝颜真卿,他是善草书、隶书的顶级书法家,但他最大的贡献却是楷书《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赞》和行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等大家,也都是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文人。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东汉袁绍、袁术兄弟的祖父——太尉桥玄,他的书法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但是袁氏一门的文学素养不高,袁绍、袁术跟在汉末名流圈子里,总是被排斥在外。
还有北宋徽宗赵佶,他是出了名的画家皇帝,但文学素养很高,其书法瘦硬通灵,自成一家,在当时也是排在最前列的水平。 但这样的人物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名家,要么是偏重草书(张旭、怀素),要么便是偏重诗歌(白居易、苏轼),再或者就偏重文章(欧阳修、陆游)。只有少数学者,比如宋太宗赵光义,虽然是帝王,但学识广博,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