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什么中书法家?
不知道,我是来答另一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初学书法时的困惑,以及当时老师给我们开的小小玩笑(至今记忆犹新)。 他让我们临《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这两本碑帖是唐楷的典范之作,结体端正,法度森严而又不失灵动。正是这种严谨与灵动的平衡,让唐楷得以脱离魏碑那种粗犷的力量感而独树一帜。
但问题是,这样的字怎么写出个性来?后来我们老师说,学书讲究“个性”,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书法的本质是符号化。什么是符号呢?你拿出一个“一”字,所有人都会认成“一”。这个“一”字,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存在差异性。这就是符号化。而这种可识别性和普遍性,恰恰是最难把握的——你想写得跟别人不一样,其实是在追求一种“怪异”,这种怪异,会伤害到字的均衡美感。所以真正的书法家应该是这样:把每个字都写得跟字典里的一样,让所有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一”字;同时,又尽可能地把每个字都写得不一样,即做到既整齐又错落有致。
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啊?其实不然。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掌握两个要点:
1、写好笔画。你要尽可能地把每笔笔画写得跟字典里的一样,力透纸背,锋尖直指。同时,注意运笔过程中的力度变化和节奏感。
2、处理好结构。每一个字都是结构与笔画的协调统一。所以要在掌握好笔画的基础上,留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间间隔是否均匀,上下左右是否对称。 在练习的时候,要多留意自己的字跟人字形像不像。如果是像那很好办,继续按照这样的方法练习就可以了。如果是不像,就要注意了。因为每个人大脑中的字型模型是不同的,有的人“一”字上方的那点永远写得很大,而有的人则总是把它写得很小。此时就需要你多留意自己在书写过程中无意犯下的错误,及时予以矫正。
只要你练得够久,并且牢记两点要点,你的字就能慢慢从模仿走向独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我天天这么辛苦练字,到底有什么意思吗?” 我的回答是:有没有意思,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这门艺术。如果你认为书法只是你自己的事情,那你完全可以抛开一切,只管埋头苦练就是。但如果你认为书法是一件需要与人交流的事情,那么你就需要考虑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分享到你练字的快乐。比如你可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每天的心情,把汉字当作表情达意的符号。这样你的书法练习就具有了情感色彩,变得有情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