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新版真假怎么认?
在1275亿张钞票里,只有0.3%的假币。这个概率虽然小,但也要防范。 那怎样识别新版的百元假钞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造假者都是如何“雕版”制作假钞的。
第一步:收集真钞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会收集本国发行的纸钞,作为研究、防伪和印制钞票的依据。 而国内首次公开披露的造假原料,是深圳海关从日本进口的一批印刷图纸。 2009年8月,深圳海关在对一批来自日本的货物进行查验时,发现其中有可疑物品。经X光机检查,有4个外包装箱内装有3200卷印刷品,涉嫌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钞票。 这些印刷品上印有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纸币图案,共计6200张。其中,10元券和20元券的印刷字体较细;50元券和100元券的印刷字体相对粗大些。
第二步:仿制墨样 海关查扣的打印纸张 这些印制的纸币“稿子”通过彩色打印机彩色打印出单面“墨样”。 随后,不法分子利用胶水等工具将“墨样”粘贴到白纸上制成双面“样钞”。
第三步:刻制凹板 用电脑将“样钞”放大并雕刻成镂空状,然后刻制凹版(即把“凹版”放在油槽中浸透,再印到特殊制版的纸张上)。 不法分子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可以用于制造的“底版”或称“磁性油墨载体”。 这些“底版”经过涂改,可以变成银行汇票、支票、存单等各类现金实物凭证,进而篡改账户数据,窃取钱财。
第四步:制造假钞 将上述“底版”送到专业的印刷厂按钞票的工艺流程印刷。 由于目前各国造币采用的技术不同,因此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来鉴别真假钞票。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仅凭肉眼和触摸来辨别真假钞票的手段有限,若发现钞票出现褪色、泛黄、弯曲、折痕等症状应谨慎对待,最好请专业机构鉴定,以免误判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