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共有多少唐朝泥塑?

毋涵月毋涵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太准确,应该是中国大陆地区有记载的唐朝(含唐、含唐末)的泥塑造像有多少? 做为一个唐代原住民,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在唐代,泥土是非常廉价的东西,和木、瓦、瓷、玉相比,用泥土造像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所以唐代的寺庙里有很多土造的佛像和菩萨,比如下面这座建于中晚唐时期的河北正定临济宗起源寺: (摄影:我) 大殿内除了两尊青石佛座雕像外,其他全是砖土建造的:

大雄宝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两侧是阿难陀和迦叶尊者,皆泥塑。 这尊位于大殿中央的如来佛,是全堂最重要的一尊佛像。和其他地区的唐代佛像相似,这尊佛高鼻深目,面容清瘦,身穿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

大雄宝殿两厢配殿内的十八罗汉也是泥塑,但造型与中原的罗汉像略有不同:

这些罗汉像,身材高大,眉骨高凸,鼻梁挺拔,一双眼睛深邃如海,嘴角似乎总是微微上扬,带着一点似笑非笑的神秘表情.....整体形象充满自信而张扬的“东方魅力”。 如果说上面的形象还中规中矩的话,那下面的这尊泥塑便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异样了——这是一个亚洲人脸型,但却有高高的鼻梁和深凹的脸庞,双耳颇有立体感,头发则完全按照伊斯兰教的样式梳成小撮的辫发。这是新疆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的唐代回鹘式样的佛教泥塑像: 为什么要特意介绍这件艺术品呢?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风格,这与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特点有关,也受到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影响。

虽然这尊泥塑不像临济宗起源寺那样保留全貌,但这已经能明显显示出东西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佛头上的发髻,可能是印度或西域风格;脸部和中部的身体则呈现出典型的汉地审美特征。 这样的交流与融合,也体现在宗教活动上——根据史书记载,唐代的佛事活动已经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的烧香拜佛之外,还有授戒、诵经、说法、讲经、传灯、受施主供养等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参加者不仅仅是僧尼,还有很多汉族俗家弟子,大家身着不同的服装,共同举行宗教仪式,场面相当盛大。

至于艺术领域,由于唐朝自上而下都比较推崇佛法,很多艺术作品都会加入佛教题材,最著名的莫过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介绍了。 总之,虽然唐朝给人的印象是一副“我强故我在”的硬派样子,但其实唐朝的文韬武略背后有着极强的文化自我认同,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原王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兼收并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