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国印有没有价值?
说几个事吧
1、2006年,国家立项,准备研制探月卫星。当时选择的是月球软着陆,要实现绕月探测,并携带月壤返回(就是嫦娥一号和二号)。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美国宇航局发来一封电报,内容大意是:“你们知道月球大气层和月球背面有一层磁层吗?如果你们要着陆的话,会面临很大困难!”
这封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美国人是不愿意透露这些资料的(NASA的档案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为什么要发这封信呢?是因为在探月的最初时期,我们的探测器曾经受困于月球磁场发生偏移,如果着陆不能成功的话,有可能被永远留在太空中。 这封电子邮件发了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议论纷纷,认为我们可能停止探月了,等等。其实,当时我国对探月是有全盘计划的——就是要带月壤回来!所以,这封邮件发完后的第二天,所有的探月工程人员鼓足干劲,继续工作,并向国务院汇报,申请加速计划进程。最后,这个加速方案得到了批准,并且很快落到实处。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情非常奇妙,因为我们正是踏着美国人留下的足迹开始自己的探索之旅;也正因为有了这次教训,我们的嫦娥系列才能一次比一次更加接近梦想,实现飞跃。
2、2013年底,经过长期的飞行后,嫦娥三号抵达月球,进行了软着陆,并释放了巡视器(也就是月亮车)。这个时候,全球媒体都在关注这一事件,因为中国是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在月球表面软着落的国家。 然而,就在所有人注视着嫦娥三号的时候,在离月球约1.5万公里远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另一颗卫星正在悄悄跟踪着嫦娥三号,那就是北斗导航系统的新星。
为了实现自主导航,不依赖外界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从建设之初就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建立基本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完成基本性能指标;第二步,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功能与性能,实现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增强的服务,建成高质量系统;第三步,完善网络覆盖,升级系统设备,提供精准服务,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走到关键的一步,而嫦娥三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008年初,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是许海峰,接下来是杨扬、姚明等运动员以及刘翔。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上,有一支特殊的火炬传递队伍,他们就是中国海军。 当时,一艘补给船带着一支小艇的队伍,沿着南美洲西海岸航行,准备把圣火传递给阿根廷。
在海上,虽然看不到陆地,但舰队依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传递,用舰炮打出一条火焰,将圣火传递到远方。也许,这是世界上距离圣火最近的一艘战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