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怎么就没大师了?

司徒璟蕾司徒璟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你可能不爱听的,但是是真实原因的:新中国的“大师”们,他们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跟民国时期的大师们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而且,这些人在新中国时期取得成就的同时还保留了民国的风骨和气节——要是不信,你去看看沈从文和胡适在民国时期写的文章就知道了……那真是让人生气! 新中国之所以没再出现类似梁思成、林语堂、张中行这样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大家是因为,以后的人很难再有那种机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1、共和国建立后迅速扫平了文盲,教育普及程度创造了历史记录;

2、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语拼音化,推广普通话,这导致文言文的地位逐渐下降(虽说现在学古文的人依然不少,但是文言文作为正式书写语言的地位已经不复当年);

3、文化教育领域的革命使得传统士大夫阶层基本被消灭干净。

4、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一统江湖,基本上把其他民间出版机构消灭干净,同时也统一了语言,杜绝了繁简字的混用,提高了中文写作标准。

5、新中国对外交往规模空前绝后,很多外国人有机会学习中文并且对古代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很多外国友人甚至愿意潜心钻研古汉字和古代文献,比如西方汉学界大名鼎鼎的列维-斯特劳斯就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专家,而当代一些著名的西方汉学家,如顾立雅、牟复礼等人更是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可以说没有当时的新中国,就没有他们后来成为顶尖汉学家可能。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学术交流有限的话,那么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大批海外汉学家开始来华访问或交流,而中国学者也频繁出国讲学和参加会议,如此良好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机制才造就了当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有组织度的汉学研究机构,和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顶尖汉学学者。 所以说啊,新中国虽然没有诞生像梁启超、王国维这样的通儒大师,但诞生了诸如钱穆、徐中舒、郭沫若、胡适等一代代学问大家也是很好的嘛……至于他们与民国时期的大家孰优孰劣那就得另说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