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音乐家有谁?

沈彬斌沈彬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top3,以作曲家出生年份排序。 1940-1950年代生于中国的作曲家——这个时期的音乐家的作品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影响最大,从“文革”前的《北京喜讯到边寨》(王莘)、《大海啊故乡》(朱践耳)开始,到“文革”后的《红旗颂》(吕其明)、《我爱你中国》(瞿希贤)、《草原夜色美》(火华)、《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张千一)、《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张千一编曲)…… 这一个个作品的名字就是一段段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经历的沧桑。这些作品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都曾经影响了一大批人,有的作品甚至在当时被当作“主旋律”歌曲广泛传唱。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这批作曲家最为风光的年代,也是他们作品被广为传唱的时期。那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无论在工厂还是在部队,到处都在传唱这些作品。那个时期的中国大陆,正是意识形态上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最激烈的时候,很多艺术工作者都被卷进“批臭”“批臭”的浪潮中。虽然时有各种政治运动,但社会总的变化还是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似乎正在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作曲家 ——这个群体的作曲家大多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他们的创作理念更多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前面一代人(尤其是“文革”前一代)的作品相比,这一代人的作品在样式和审美取向上都更加多元。不过,不管如何变化,时代精神总是通过作品反映出来。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已年届花甲,他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中国当今音乐的发展轨迹。 如谭盾、杜鸣心、郭文景、叶小钢、李博禅等;还有国外的胡韶、丁雪演奏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一些很有才华的音乐家,他们在年轻时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才学未能得到发挥,甚至一生遭受坎坷,到晚年才迎来事业上的辉煌,如何占豪、陈钢、潘振声、黄准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