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界定中国画?
“水墨”是一个中国传统绘画的术语,是指用水墨(黑白)作画,与“重彩”相对,但二者并不局限于颜色的浓淡。 传统的中国画,是使用毛笔、墨汁和纸绢等材料,以笔调水墨或色彩进行绘画的传统绘画形式,属于东方艺术范畴。 中国自古有文人画、士大夫画之称,主要服务于宫廷及士族阶层。宋朝之后,文人画开始崛起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至明清时期,文人画已完全取代了前代的画工之作,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主流。
文人画在元代出现了“水墨写意”的画法,这一画法至今仍影响着我国的现代书画创作。不过,这种“水墨写意”的画风并没有摆脱“笔墨”的约束,而是追求“笔墨”的自由。 “水墨写意”的画风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画的正统,是因为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无过不及”“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
“水墨写意”不仅成为了文人画的正宗,而且也受到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而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虚无清静”的艺术境界。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水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材质或者技法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与审美理想的表现。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画家都在水墨世界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