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玉器?
我国有着悠久的用玉历史,考古发现最早的使用玉器要追溯至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在河北武邑县静海寺遗址发现的玉器制品,据检测其制作年代距今约8000年—7500年左右。
随着社会的进展,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不少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古玉,以礼器和祭祀用品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玉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地方出现了专门制作玉器的“玉府”或“玉石工场”;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将玉材也归为国家所有,禁止私相买卖。
西汉时期汉武帝崇拜黄帝,兴起“黄老之学”,开始大量食用丹药,认为自己的血统是黄帝一脉相承下来的,因此自称为“黄帝元孙”,并把“黄帝”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就有了“轩辕黄帝”的称谓。
为了显示自己与上古圣王一样的血统高贵,他从西域地区引进了“昆仑玉”作为自己的象征。汉代以后,昆仑玉逐渐被用来指代所有的美玉。 现在我们所说的“和田玉”实际指的是狭义的“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软玉”,而在古代却是广义的“所有的美玉”的意思。所以古人说的“和田玉”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昆仑玉”。
唐代时佛教兴盛,佛教法器中有很多使用玉制作的器具,因此唐朝时期的玉器大多具有佛教特色。唐代的玉器还吸收了西域和伊斯兰的文化因素,如高足杯等。
宋代时儒学复兴,玉器开始注重表现儒家思想,许多玉器上有刻有《论语》《孝经》之类的文字。此时玉器的表现风格更为典雅朴实,少了唐时的张扬,多了一分内敛。
元代时玉器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此时玉器仍然以实用器具为主,并没有突出表现传统文化特征。明末清初时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文化和艺术,其中就包括雕刻技术,此时中国玉器开始借鉴西方技法并融入自身的传统进行雕琢,使玉器表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风格。
进入近代,西方首饰设计流行起来,我国的玉器也开始汲取营养追求时尚,出现了很多带有西式风格的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