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抽象画大师都有谁?
一个流派要想成为主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要有足够多的艺术家加入,二是要有足够的认可度,在市场中得以存活。 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写实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后来出现了一个以《星星美展》为标志的波峰,随后进入90年代开始迅速下滑。在这个波峰中涌现了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方力均、刘炜、孙文刚等;另外像陈丹青这样的“学院派”代表性人物在这个时期也显露头角。
但是,如果我们将关注的视野转向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表现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上始终有两大阵营相对抗,且呈现出不断分化和重组的态势。它们就是所谓“观念派”或称“实验派”(我并不赞同“实验派”这个提法,因为它很容易将那些非观念主义的艺术家排除在外)和“写生派”——当然,所谓的“概念绘画”、“新文人画”等也包含在里面。
这两大阵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只不过前者更偏重于观念方面的探索,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技法上的创新。 要讨论中国的抽象艺术就必须得讨论这两个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