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化的水泡翡翠好吗?
这种问题,其实之前已经回答过好多遍了。不过看到很多新入坑的翠友在问,那就再写一次吧! 首先明确一点:冰化水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块水头很好的翡翠。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水头,我画个图简单说明一下: 把这块料子切成薄片,放在阳光下暴晒几天(这一步是为了让表面自然形成裂纹),然后拿紫外线灯一照,就能看到里面晶体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了(这个过程是为了看晶体里的棉纹或石纹,如果没弄明白这一点,后面会错得离谱)。 如果里面的晶体,像冰块一样通透,并且有很强的透光性,那么就说明了这块原石具有很充沛的水头。
而具有水头的原石,其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没有水头的原石的定价逻辑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同样尺寸、品质的高冰玻璃种,比同等质地糯种的价位要高出许多倍;而如果是一块低冰的料子,哪怕带有些许绿色,其价值也不高,因为颜色不亮,而且大多为暗色,所以不会增加多少亮度。 所以冰化了的水泡不是好坏的意思,而是指这个水泡(翡翠)的水头很好,非常通透。
当然,如果这个“水泡”其实是“石花”的话,那就算我说错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说明:部分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铁元素而慢慢变成灰色或者黑色,这种改变一般是从边缘开始的,会慢慢扩散到整体。当铁质进入翡翠的晶体结构中后,如果不借助强酸浸泡,基本上是不能脱离的。但是若用水浸泡,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部分铁质是会溶解于水中,从而消除颜色的。
有的小伙伴买回来的翡翠(或者原矿)会有黑色的部分,然后用清水泡一泡就能洗去,就是由于这一部分的原矿在开采的时候接触到了泥土,而泥土中含有铁质成分,进入到玉石结构中而形成的。这种情况,也属于冰化水的范畴哦~ 看完上面,估计大家已经清楚明白自己的翡翠是“冰化水”还是“非冰化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