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跟软玉的区别?
作为拥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老行内人,我明确告诉大家,无论是翡翠还是和田玉,都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 无论是翡翠还是和田,其价值评判都仅取决于4个因素:颜色、透明度(干净度)、纹饰(雕刻)、用料大小。与黄金等贵金属不同,两者并无本质的高下之分,只是各自的审美取向不同导致选择的料子特征各有偏重而已。
1.翡翠的色调丰富,而和田则相对单一; 但无论什么色调的翡翠,其基础颜色都是绿的,只不过在绿色底子上泛出的色调会有浓淡之分罢了。同样,无论什么样的红色调和田玉,其底子一定是白的。 除了极少部分的天蓝色碧玉和墨玉以及黑色的黑青玉外,所有的玉种都是以绿色或者白色为基调的。但无论怎样,这些色调是建立在“绿”“白”这一大底色上的。
2.同等质地的前提下,翡翠的价格等于或大于和田玉; 而同是玉石中的高档品的翡翠,价格却远远大于同等质地的和田玉。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开采条件的限制,优质翡翠的资源越来越匮乏,而国内市场上又大量出现优质的仿冒翡翠制品,从而使得翡翠的价格在消费者心中逐步定位。
3.越透明的翡翠越容易卖出高价;而越不透明的和田玉,价值反而越高。 这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价值高低取决于原料是否完好的保留了其内部的一些特点,比如结构、裂隙等等。
如果一块料子既透明又无暇,那么说明其肉质较粗且水分不足,这样的翡翠价值不高。倘若一块料子虽然不透明,但却很细腻,无明显结构和裂隙,这样的和田玉价值反而较高。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用料的大小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1、形成条件不同。翡翠是在200公里左右的超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而和田玉是在陆壳深处5-10公里的中低张力条件下形成的。
2、矿物成分不同。翡翠的主要是硬玉或绿辉石、钠铬辉石组成的;而和田玉则是由角闪石族中的透闪石、阳起石等组成。
3、颜色产状不同。翡翠多种色彩同时存在,主要颜色常常比较鲜艳,色形在玉内分布不均匀,色调有浓、正、鲜、阳、均等差别(常见一块翡翠,绿、白颜色分界极为明显),这种颜色特点与外来的浸染物质沿解理、裂隙交代硬玉产物有关;和田玉的颜色主要是一种颜色,石墨呈浸染状分布,颜色一般较暗些、均匀些,色调以纯、翠、浓、正为其变化。
4、透明度不同。翡翠的透明度一般要比和田玉好,在高、中档以上翡翠常为"玻璃状"透明,呈半透明-不透明的和田玉。高档以上翡翠不带灰朦朦的色调,在白光照射下一般呈白色或水汪汪的"玻璃白",与色较浓的和田玉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
5、密度不同。翡翠的密度要比和田玉小,掂在手里翡翠与和田玉相比较有较"轻"的感觉,可以和田玉来判断翡翠的真伪、优劣。
6、质(地)不同。翡翠的"种"、"水"、"地"和和田玉的"质"是判断优劣的关键指标。
翡翠的地多呈纤维状交织-细粒-隐晶质,常见"翠性",高档翡翠主要由细小粒状的绿辉石与其它矿物聚集而成,细晶呈镶嵌变晶结构,在密度、折射率上都不同于粗晶品种,"玻璃翠"就是这种主要质地。常把硬玉质、绿辉石质的翡翠相比较:绿辉石质翡翠呈玻璃光泽,质细、透明、结构紧凑,密度和折射率都高于硬玉质翡翠。和田玉的优质品种"羊脂玉"玉质致密、温润、油脂状光泽,它的密度和折射率都高于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