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翡翠怎么区别?
“老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那些开采时间较早的翡翠矿床。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老坑翡翠的主要产地有3个:缅甸曼西(Mogok)、缅北雾露(Wulu) 和 美国加州(Cailfornia)。其中又以在缅北雾露地区开采的“雾露矿”出产的翡翠质量最好,产量最大,市场上最为多见。 老坑翡翠之所以受追捧,不仅因为其颜色丰富、质地优良,而且因为其经过了长时间的地质变化作用,晶体内存在大量的裂隙和微裂纹,充填进了铬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使得翡翠具有了良好的染色性和耐蚀性;另外,老坑翡翠经过长期摩擦,表面光滑,反光率高,看起来十分亮丽。 要想判断一块璞玉是否是老坑所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表面特征。一般来说,老坑翡翠由于开采时间长,受到的地质压力较大,表面的磨圆程度较高,会呈现出明显的“腊壳”,感觉像是抛光后的光泽,较为明亮、绚丽;而新坑翡翠由于开采时间较短,表面多为棱角状,缺少打磨的痕迹,光泽较暗,缺乏灵动感。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不良商家用高压静电喷塑等方法给新坑翡翠“做旧”,使其表面产生类似老坑的特征,需要格外小心分辨。 除了观察外表,还可以通过手感来辨别老坑和新坑. 老坑翡翠结构致密,硬度大,抛光后表面光滑,用手掂量会给人带来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新坑翡翠内部结晶体颗粒较大,组织疏松,所以手感会比较轻巧。
当然,最准确的办法还是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确定翡翠的产地及生成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