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矿还有多少?

路瑞琼路瑞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写过这个题目,不过那时候只是从行内的认知角度去讲,并没有真正实地深入去做调研,所以今天重新整理一下思路,从更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两个概念——老场口和新场口。这是根据开采的时间先后顺序而提出的概念。老场口顾名思义就是早年开采的场口了,新场口则是近些年才开发的场口。

在缅北克钦自治邦辖区范围内,根据目前已知资料,最早的开采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这里还没有形成正式的采矿点,只有一些零散的矿民,在雨过天晴的时候到处挖坑捡绿,然后卖给过路的马帮,换取一点生活开支。

60年代以后,由于缅北局势动荡不安,部落之间混战频发,为了寻求稳定的生产环境,玉石商人纷纷南迁至缅泰边境地区经商,同时也将开采技艺带到新的区域。随后在90年代中期,由于老场口的矿源已经接近枯竭,商人们开始开辟新的战场,新场口应运而生。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翡翠原石绝大部分来自新场口,品质好的料子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当然,也有极少数的老场口料子会流出来(虽然几率非常小),但是这种料子的颜色和种水一般都不会太差。因为老场口中出产的原料,在早期是以卖色为主,而绿色是玉石中价值最高的色系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早期开采的老场口应该都以绿色为主。

那既然老场口以出绿色的原料为主,为什么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绿色原材越少呢?根据我的猜测应该是这样的:最初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加上战争因素,导致老场口的原料很难运输到外面进行交易。于是这些原料要么被就地加工成首饰,要么就直接被埋进了地下。

后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玉质要求越来越好,但是老场口的资源却已经近枯竭。由于新场口出产的白底青、花青等多种色彩丰富、纹理多变的原料,受到商家的青睐,于是渐渐取代了老场口的位置。

郏若蔓郏若蔓优质答主

由于现在对缅甸翡翠矿产的开采极为频繁和无限制,我们从缅甸当地开矿人了解,像帕敢老场这种大场口最多再开采三、五年,像最近新开的后江场这种场口最多再开采一、二年,就会因矿脉耗尽和地质塌方而无法继续开采。

在缅甸开采翡翠的中国人有数万人,而中国人又掌控了缅甸90%以上的翡翠矿产和95%以上的翡翠加工业,缅甸军政府每年从国人手里收取的巨额翡翠矿业管理费和税收就高达数十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数百亿元),而且这些巨款都被缅甸军政府挥霍一空,毫无节制,甚至购买常规军火,因此缅甸军政府是不可能对翡翠矿产做任何限制开采的规划和保护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