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代进来的翡翠?

华品诚华品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说的这个“进”字用的很好,说明你是行内人,有行业视角和从业心态。 翡翠从开采出来到做成饰品手镯,中间需要经过切割,打磨,烧蜡,设计,雕刻,抛光等工序才能最后成品上市销售。每个步骤都能影响最终的质量和价格。比如切坯不好,可能把上好的料子切废了;雕刻不到位,可能出现崩角掉尖,影响美观;抛光的工艺不同,最后光泽会有差异……所以从进入我们的视线来说,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时期:

1.毛料期(原石) 这种毛料期的材料一般只有行内人才会接触,主要是翡翠矿主,中间商或者加工场直接收购,他们一般会买很多堆放在一起,你很难辨别具体来自哪里,品质如何。这种毛料经过初步的切割打磨,可能只能做摆件或者雕件。最后能不能做成我们手上的饰品,几率都不高。

2.半成品期 这个阶段就是毛料经过精切粗磨,变得圆润且有一定透明度,可能达到装饰品的要求,但是还缺少创意设计和精细雕刻,这个时候如果拿到商场或者地摊,卖的价格也会比较便宜。如果是自己佩戴,这个阶段的首饰倒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喜欢个性定制,也可以在这里花点小钱让师傅按你的要求设计雕刻。

3.成品期 这是最漂亮的时候,也是价格最高的时候。所有的工序都是按照高标准完成的,做工精致,造型优美。如果你购买的商家是正规商家,有这个时期的货品发票你可以要求店家开发票内容填写这个。当然,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会用之前两个阶段的货来充当这个阶段的货,这就需要你自己有点基本的辨识能力。

姜存雁姜存雁优质答主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70年代A货翡翠的表面是玻璃状的,很光滑,“水头”很足,看上去就像玻璃一样晶莹通透。到了80年代,翡翠的表面开始变得略为粗糙,透明感稍差。到了90年代,“水头”变得更干,透明度和光泽度都大大降低,一些劣质材料甚至还要经过染色或者注胶处理。

实际上,翡翠的年代是指开采出来的年代老还是新。一块翡翠形成之后,经过开采、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程序之后,才进入销售市场。因此,从开采进入市场到最后销售,这个流通过程要经过一段不确定的时间,所以,民间所说的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翡翠,实际上并不是指年代,而应该指进入市场的时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