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长棉?

池叶南池叶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棉”是市场上对翡翠原料或成品的一种形象称呼,指翡翠原料或成品中的杂质(主要为钠铬辉石)。由于钠铬辉石硬度较低、相对密度较小且不透明,因此在翡翠原料或成品中呈现为白色、灰白或者近无色透明的纤维状、针状、团块状等包裹体,部分类似于天然冰花的晶体形态。 翡翠的“棉”,有“絮”“花”之分。“絮”是指粒度为微米级的钠铬辉石聚集物;而“花”则是指粒度在1mm以上的钠铬辉石集合体。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的色调偏黄,而且结构较粗糙。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有些特殊情况下生成的翡翠也会具有“棉”的特征。例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后期热液蚀变作用影响使其中含有少量的铬离子(Cr3+)时,一部分铬元素会进入钠铬辉石的晶格之中,使得原来的绿色变得淡绿到暗绿,同时晶粒间间隙被染成绿色,这样的翡翠就具有了“棉”的特征。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棉”对于翡翠的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有过多过大的“棉”出现会影响翡翠的整体美观。因为“棉”的主要构成矿物是钠铬辉石,所以如果“棉”遇热融解的话,有可能会重新生成硬玉,从而对玉器加工有一定的影响。

区涵蔚区涵蔚优质答主

裂隙

在翡翠的形成过程中或者后期的地质运动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常使翡翠产生许多裂隙,在后期成矿流体充填过程中,如果充填的是高岭石,透射光下呈现白色丝绢状,俗称“白棉”(实际上在滤色镜下观察多呈现淡黄绿色),如果成矿流体中含有很多有机质,而这些有机质充填在裂隙中,透射光下常呈现黄褐色,称为“黄棉”。

晶界棉

次生晕附近以及部分硬玉矿物的解理附近常有一些白色的纤维状物质,俗称“晶界棉”,一般认为,当硬玉矿物的解理或次生晕被低粘度的含有有机质的流体或胶体溶液浸泡时,这些粘性介质填充于硬玉解理或次生晕的晶穴之间并发生沉淀作用,使解理或次生晕呈棉絮状。

晶间棉

硬玉颗粒之间有一定空隙,当含有有机质的流体或胶体溶液充填时,呈棉絮状,称为“晶间棉”。

外力作用

原生裂隙或次生裂隙(外力作用形成)被高岭石或有机质等不均匀充填。

原生包裹体

硬玉晶体生长过程中捕获一些原生流体包裹体,这些流体包裹体在极射投影和光线传播规律的作用下,可能呈现棉絮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