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有黑花?
在自然界中,绿色系是最为常见的色系。人们常常将绿色系作为判断翡翠优劣和价格高低的一个标准。然而,实际上翡翠的颜色是极为丰富的,并不仅仅只有绿色一种。还有黄翡、红翡、紫罗兰以及黑白彩等颜色,只不过绿色的翡翠数量最多,最引人注目而已。
对于黑色和紫色的翡翠来说,因其色料本身价值不高,所以在翡翠市场中往往以低端或仿冒品的身份出现。而对于红和黄两色的翡翠来说,其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深受喜爱。但不管是哪种颜色的翡翠,其形成的地质条件都是一致的。 在地质学上,翡翠的定义是指硬玉颗粒聚集在一起,同时周围有钠长石及褐铁矿充填交代的矿物集合体。而硬玉是一种含铬(Cr)和镍(Ni)的辉石类矿物,化学成分可以写成 Na(Al,Fe)3-xTi2-yMg2+Cu1+xCa2yO6 (0< x ≤ 1.5;0 < y≤ 0.4)。
其中的Fe、Cr、Ni和Mg等元素的比例关系决定了翡翠不同颜色的形成。当Fe含量较高时,则会形成黄翡;如果Cr含量高,则会形成红翡;而当Fe与Cr含量都高时,就会形成黄橙色彩;若Ni含量高,则会形成深紫色或蓝紫色。 而黑色则是由含有金属元素的雾圈包裹于翡翠外壳所致,这就像打上了黑色的标签,因而使得整个翡翠的品质大打折扣。事实上,只要合理控制熔融温度和时间,就可以避免黑色雾气的产生。 在选购翡翠时,最好选择无色或者淡色的翡翠制品,这样的翡翠品质往往更好。但如果从艺术的创作角度来说,黑色的翡翠也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