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检验用什么滤色镜?
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可能更熟悉的是检测是否染色的方法: 也就是通过观察,看翡翠的颜色分布是否有异常的现象,比如颜色是呈线条状、斑块状的,那就是经过染色处理的了。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鉴定行业内部唯一认可的方法。 在我国珠宝玉石质检机构中(简称“国检”),鉴定翡翠是不是天然的,通常用四种方法判定: 除了前两种方法外,后两种办法都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判断的结果也更具权威性。
其中,对于天然翡翠的定性,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它是否具有翠性。 而染色的翡翠和注胶的翡翠,由于结构已经被破坏,是没有翠性的。 所以,有翠性必然是天然翡翠;没有翠性有可能不是天然翡翠。 但是,有一些翡翠本身属于高档品种,颜色并不是主要卖点,而且无色或淡色反而更适于雕琢,这类翡翠往往不会做过多的染色处理,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可鉴别真伪了。 而有些价格低廉的翡翠制品,为了增亮色泽,往往会先用染色剂染色,再注入透明树脂,起到加固颜色的作用。这样的做法会使翡翠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色斑,而染色的颜色往往也是不均匀的。 用上述方法不能有效辨别的话,还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验假方法—— 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填充物。
首先,要仔细观察翡翠的表面,看有无细微的凹陷,如有则说明被填充过。然后,用4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查看,如发现有填料(一般是白色矿物),则是假的。最后,再用硝酸浸泡,如果有颜色脱落,就说明是有问题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