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翡翠棉絮多?
“棉”是指翡翠内部像棉花一样的纤维状或团块状的半透明矿物质,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分布状态对翡翠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天然翡翠的杂质,也就是天然的矿物包裹体,它是构成翡翠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天然矿物一般呈星点状、丝带状分布于翡翠中。因为它们原本就是翡翠形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鉴赏的时候应该允许其存在,而且这些矿物在翡翠中往往起到增加美观程度的作用。 但“棉”不同,它虽然是翡翠的组成部分,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矿物,而是由许多纤维状矿物集合而成。而且由于它的结构较矿物的颗粒要细得多,所以我们从感觉上就会觉得它更模糊一些,透明度也会因此而降低。
目前,人们对“棉”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因为在客观评价一款翡翠的时候,我们很难将“棉”与“杂质”分开,毕竟两者的成因以及在外观上的区别都不是很明显。 而且,是否含有“棉”以及“棉”的形状和多少,往往会因人、因时而异。例如,行内的人观察一款翡翠时,往往会更注意其中的“棉”;而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反而更关注有无杂质。 再者,同是“棉”,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翡翠中所表现的形式也不一样。 比如: 在质地粗、透明度差的翡翠中,“棉”常表现为白色、无色,而且比较粗大,数量较多。
在质地细、透明度好的翡翠中,“棉”的表现则为比较精细的白色,或者无色,有时也会呈现出丝状或者是条带状的纹理。 而当一块翡翠同时具有多种多样的“棉”时,则会进一步加深对其观赏性的影响。 可见,“棉”虽为翡翠的组成成分之一,但它对于翡翠的美观性还是具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我们一般在评估一件翡翠的价值时,不仅要看是否有“棉”,还要看“棉”的大小、形态及散布情况等等。 对于商业价值高的翡翠饰品,由于其要求的完美度相对较高,“棉”的数量应越少越好,分布也应越均匀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