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钱多多?
“钱”,是和田玉里经常出现的文字或者图案。在古书里面就有记载:“君子必慎其独,君子惜名而慎言,故君子既知而勿言,小人以力取利。”“德善财旺”、“福慧双修”等词语也经常出现在玉器上。可见“钱”字在玉文化中的分量并不轻。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玉石上刻“钱”呢?
1、趋吉避凶的心理 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钱”常常与“贫”和“贪”联系在了一起。比如《庄子》中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学问是无尽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尽的学问,太辛苦了!所以,我们才常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然而,古人除了求知外,还追求“德”,即品德、德行。《大学》中又有这样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在古代人们不但要好学,还要好德。只有好好修身养性,才能接近正道。而在我看来,“钱”这个东西,往往与“好德”相冲突了。所以,为了保持心性上的平衡,人们在玉材上面刻上“钱”来暗示自己不要贪财、逐利。其实,这种心理与道教里“清心寡欲”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古代不少书籍中都有关于“祸从口出”的警句,如《论语》中有:“子曰: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尚书·周书·金縢》中有:“先王之疾,厥咎病;厥惟忧;病维何?粥之与食。”意思是说,先君的病都是因为饮食无度引起的。到了现代,我们知道这往往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的肠胃疾病。
2、表达爱意 我国古代,父母为子女祈盼福寿,总会选一个吉日吉时给儿女带上吉祥物。比如佩戴用琥珀雕刻成的“福禄寿”(见图),就是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生活幸福。而年轻人互相赠送寓意美好的礼物,也是表达爱意的绝佳方式。一块精美的和田挂件,上面镌刻着“比翼双飞”,代表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定;一把镶嵌着红宝石的梳子,上面的汉字“同心结”,寄托着“海枯石烂”的不变之情……这些美好而富有诗意的物件,都是恋人之间最好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