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翡翠指的是什么?

毛人凤毛人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翠”字最早见于金代《名贤集》,“青碧、绿玉之属曰翠”;而“翡”字的出现更早,在宋代就已有之。 那为什么古人把“翡”“翠”二字联用为珠宝的名称呢?这跟两者的颜色密切相关—— “翡”字面的解释是“赤羽之色”——也就是红色,但是古人说的“翡”实际上是指一种很特殊的红色,即“翡色”或者“翡红”,这在古书中很常见(今天多指红色): 这种色泽特别而又艳丽的红色,就是“翡”的颜色来源。

那么什么是“翠”?“翠”字本义是一种青蓝色的宝石(今天通称“蓝宝石”),但是这种宝石在古书里被称为“翠”的情况并不多,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 “翠”就是绿色且明亮的玉石。 这是因为在古代,“翠”既可以指绿色的软玉(现在的和田玉),也可以特指“水绿色”或者说“浅绿色”(今天的金丝玉):

综上所述:

1.古代的“翡”是红色的,而且非常艳丽;

2.古代的“翠”既包括蓝色的宝石也包括绿色的玉石,而且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今天我们谈论“翡”和“翠”的时候,通常会把它们定义为一种东西:色彩鲜艳、光泽夺目、晶莹剔透的彩色宝石。 但是古人眼中的“翡”和“翠”,除了部分蓝色宝石外,其实还有很多绿色的玉石、石头,甚至还有一些植物也被包含在这些色彩缤纷的宝藏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古书上经常把“翡”和“翠”联用也并不是件奇怪的事儿~

揭依茹揭依茹优质答主

翡翠(jade)是缅甸玉特有的名称,在古代封建社会以帝王象征“皇权”,帝王专用的玉也是翡翠,所以“翠”便成了绿色象征,翡翠二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记载。在古代中国记载翡翠一词有多种解释,一是指鸟名,如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海燕参差沟水中, 雁王(翡翠)颠倒拂云楼”之句。二是形容艳丽的毛色,如《文选》扬雄羽猎赋“翡翠”艳,孔注,“翡翠,鸟名也,文彩艳,故曰翡翠艳。”

古代翡翠指鸟非玉的记载在古代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翡翠在中国清代才作为玉石名称:清代末期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商人进缅甸深山老林中发现此美玉,开始由缅甸仰光通过腾越运往北京,因该玉有红色或绿色,人们根据古代文学的记载,加之玉质及颜色更接近于鸟翠的“艳丽文彩”,故命名为“翡翠”。 史书记载,翡翠是在光绪年间随缅甸玉从腾冲引进中国内地,作为国语才在玉石中定为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