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能吸收阳光吗?
题主的担心很有必要!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任何天然珠宝玉石都会存在一定量的内含物(包体),这些内含物的组成、含量以及存在状态不同会对宝石的光学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1]-[3]。例如: 图1为一块老坑玻璃种黄翡原石切开的样子。可以看到,由于矿物颗粒之间结合紧密,在自然光下很难看到裂纹和瑕疵。
图2为图1的抛光成品,颜色明亮,具有玻璃光泽。 如果将这块宝石放在阳光下,会发现有明显的荧光反应——在紫外线光线之下,许多含硒或是碲的矿物会有明显的荧光反应,例如方解石、萤石及一些贵金属矿石[4]。对于含有这类化学性质活泼元素的宝石,高温可能引发内部分子的迁移并出现变色现象,从而影响宝石的质量。
而翡翠属于硬玉,主要组成矿物是NaAl(SiO4)2,还含有少量Ca、Fe、Mg、Cu等金属离子,因此除了具有玻璃光泽以外,还有油脂光泽。目前发现的含油量较高的翡翠产于缅甸雾露河(Nu Lu River),当地人称“油壳”(oily stone)[5]。
经过多年的开采,这种优质的翡翠已经越来越少,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大多数翡翠或多或少都会有绺裂等缺陷。虽然内部含有少量的活性元素,但在正常的佩戴中并不会对翡翠的颜色产生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翡翠属于非均质材料,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当用紫外灯照射的时候,大部分翡翠都会呈现淡蓝色的荧光;而在白炽灯或日光灯的照射下,则没有肉眼可见的荧光反应(图3)。这主要是因为紫外光的波长在激发荧光的过程中更容易被色素离子吸收而产生“色心”的缘故。
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下的结果。如果受到外力撞击或者受热不匀导致晶体内部应力释放,原来的平衡结构被破坏,就会产生颜色变化——“崩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