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翡翠的底子?

罗志宏罗志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底”在翡翠行业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底”指的是除绿色以外的部分,是绿色以外的底色,俗称“地张”或“基础部份”。 通常来说,影响一块翡翠成品的价格,有六个方面的因素,即种、水、色、工、形、底。其中,前五项属于主要因素,价格的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后一项,底的因素,属于次要因素,但对成品价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种、水、色、工、形,我们已经在前面几篇文章中进行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底的好坏不是以纯净度来衡量的——虽然纯净度高的玉料加工出来的成品其价值也高,但有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翡翠成品,其底色往往含有杂质,或者呈现出一种“脏”的效果。比如糯种飘蓝花的翡翠手镯。

在挑选这样的手镯时,不能只盯着它的绿色看,也要观察它们的底色和斑纹。如果蓝色花呈丝带状分布,而且颜色是淡雅的,就是上品;反之,如果蓝色花像油污一样堆积在一起,而且色彩深浊,就是下品了。 除了观察颜色的形式之外,还要留意绿色和基底的色泽是否协调。有些翡翠的底色为淡黄色,而绿色为浓艳的辣绿色,这种搭配就非常不错;而如果绿色的色调过于偏暗,而底色显得浑浊,则显得不伦不类。

黄一晃黄一晃优质答主

底子是构成翡翠价值的重要部分,底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翡翠价值的高低。底子也叫地子或者底色,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晶体间的胶合程度和相互作用的效果,以及在折射光照射下,翡翠表面呈现出来的状态。

组成翡翠的硬玉晶体非常细小,这些透明或半透明的晶体颗粒越细密,相互胶合的越好,晶体间的裂隙填充的越紧密,翡翠的底子就越好;反之,硬玉晶体越粗大,相互胶合的越不好,晶体间孔隙越大,翡翠的底子就越差。而且越优质的翡翠其底子越清澈,如水一般,故而谓之“种水”,这是翡翠独有的美丽特征。

底子好坏的影响因素:

影响翡翠底子好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硬玉晶体的结晶颗粒,另一个是硬玉晶体的胶合程度。结晶颗粒大、胶合不好,或裂隙多、裂隙宽,将导致光线在穿透时发生严重的反射、折射,以及二次反射和折射,导致光线大部分散失,表面呈现一种“干枯”现象,这就是底子差。相反,硬玉晶体的颗粒细,胶合程度好,裂隙少,裂隙窄,能很好的胶合成一个整体,光线在穿透时发生折射很少,表面呈现透亮、清澈的感觉,这就是底子好。

底子与色之间是什么关系?

有色翡翠的底子与“色”是两个不相关的范畴,底子好,并非指绿色等有色矿物成分的颗粒好,而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晶体的结晶颗粒细,胶合程度好。可见,底子与色之间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并列的关系。例如:一件玻璃种翡翠就是说这件翡翠的底子特别的好,但是它基本上是没有颜色的。

底子的鉴别方法:

对于结晶细小的翡翠,可用肉眼对翡翠的底子进行鉴定。主要通过观察翡翠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光在翡翠表面的光亮程度来进行区别。具体为:用光照亮翡翠的表面,看翡翠的表面呈现的是怎样的感觉。如果呈现一种“干枯”的感觉,则是种水差,结晶粗;反之,表面呈现的是清澈、透亮的感觉,则说明翡翠的种水好、结晶细,胶合程度也好。具体分五个等级。玻璃种、冰种、芙蓉种、金丝玉、干青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