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翡翠原料?
这个判断可太难了,因为影响翡翠的价值因素有很多,而有很多因素是在判断之前就决定了的。 比如说,一块料子能不能做成手镯或者挂件,能做成什么种类的手镯和挂件,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会损失掉多少成分,在最后的成品当中会剩下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在做判断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做判断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
1、颜色 首先当然要考虑的就是颜色,影响颜色因素有底子(底子的色就是翡翠表面被抛光部位的颜色)和俏色(就是雕件当中的色彩),底子的色又分种色、水头以及干青等多种类型,它们对价值的影响也是有不同的。 至于俏色就需要在设计当中进行合理的利用了,利用得好就可以让作品增值不少。
2、瑕疵 瑕疵包括白棉、黑点、石纹、裂纹等等,其中以白棉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如果带有少量的白棉不影响美观的话,那么是不太会影响价格的;但是如果有一大块的白棉存在的话,那就会大打折扣了。另外,有一些石纹其实也是很重要的设计元素,在适当的位置可以成为点缀。
3、结构 结构指的是翡翠的晶粒大小及粗细顺序排列的方式。在判断的时候可以掂一掂重量,感觉一下它的结构是否致密,如果能感受到结构的间隙那就说明这种结构是不太理想的。
4、水头 水头也就是翡翠的透明度,在判断的时候可以借助自然光从反面去观察,看它通透的程度如何。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越透明越好,因为透明的玻璃种、冰种翡翠数量并不多,而且过于透明的价格往往也不便宜,如果是买给别人的话还需要注意分寸。
5、打磨与抛光 这部分主要是看表面,看它是不是光滑,有没有刮手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说明做工比较差。同时也可以仔细观察表面是否有裂痕,有的话就要注意了,因为这些裂痕是会通过抛光而留在镜片上的,最终会成为无法磨灭的印记。 以上仅仅是判断翡翠的大方向,每个步骤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需要注意,大家可以多留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