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分为翡翠?
“翠”是绿色的玉,“翡”是红色的玉,这是最直观的颜色解释。 那为什么绿色的是“翠”呢?这涉及到了硬玉和软玉的区分! “真玉”的概念首先是从古书上的字面描述而来的,古人将白玉称为“真玉”,而将绿玉(翡翠)称之为“翠玉”或“翠”。这个概念也延续了下来,目前普遍认同的真玉,就是指硬度在6.5-7之间的翡翠。
然而,现在的科学鉴定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真玉和翠,二者都被当做翡翠。这是因为,虽然从概念上而言,真玉是指质地细腻、致密、坚硬的硅酸盐矿物晶体集合体,但现代宝石学的研究发现,翡翠的形成与这种矿物特征非常符合,就统一用“翡翠”来命名了。 所以啊,现在无论是行内还是行外,大家都统称为“翡翠”,其实指的是硬玉矿物的纤维状集合体。 而红色的呢?大家自然想到了鸡血石,因为鸡血石的主要成分就是辰砂(汞齐)。不过,有些红颜色不是辰砂色,而是在翡翠的原生底色之上,有褐铁矿氧化铁形成的红色;还有一些是染色剂加入染入了晶格内的颜色,这样的红色都算不上鸡血色的。所以红色的部分,我们一般叫做“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