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b货翡翠和天然翡翠?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单科普下,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翡翠有3个来源: 种质上乘,但数量稀少,在市面上较少能见到; 种质中上,价格便宜,是大家选购的主力; 种质较差,由其他玉石或者材质人工染色而得,价格非常实惠。 而B货、C货翡翠则属于处理品。其中,B货指把种质比较差的原料(通常为豆种、糯种)用强酸浸泡后去除杂质,再注入透明树脂,使材料表面光泽、颜色更通透均匀,类似于玻璃种或冰种的质感。而C货则是直接把种质差的原料染成鲜艳的颜色,常见色调有水绿、粉红、紫红等,不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常能看到颜料颗粒。 虽然经过处理的翡翠价格比天然的低很多,但因为质量标准没有规定,所以很难鉴定出其内部的填充物和染色剂是什么,而且市面上的检测中心也很少提供这方面的检测服务。要区分天然的与处理的翡翠,只能依赖经验了。
1.先看颜色 从自然光下观察颜色的变化,一般A货翡翠颜色均衡而饱满,分布呈“斑块状”,且深浅有所变化;而B货翡翠经过强酸浸泡,部分结构已经松散,所以颜色分散开来,看起来就像“荧光笔”描过的感觉,同时因为填充物是透明的,所以在颜色边缘常常会出现“晕染”的现象。 如果买的是首饰成品,可以仔细观察衔接处颜色变化的情况来判别,一般来说,品质好的翡翠颜色过渡会较为自然。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检测机构鉴定。
2.再看看瑕疵 因为经过处理的翡翠往往存在色根,即染色剂聚集的地方,所以只要找到色根,其周围的杂质就会暴露出来——这些都是天然的痕迹,假不了。如果仔细寻找,经常能看到晶体间的白色石纹。 还要特别注意看看有无裂纹,因为这是影响翡翠保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受到强酸的侵蚀,有些B货翡翠出现细密的裂纹,这些裂纹用指甲能扣到,用手指弹击则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天然翡翠的纹裂通常较小且深,用小刀轻轻刮拭也没有问题。 如果是裸石的话,可以让强光透过去,检查下面是否干净,如果有黑点、黑斑等,就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