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表皮裂和裂的区别?

施云耀施云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回答另一个问题时已经说过了—— 在回答中我举的例子都是天然形成的矿物或岩石的形态与特征,目的是为了说明在观察玉石表面时,可以很直观的去想象它内部的情况。 而题主所说的“表皮”应该是说的翡翠的表面层,这个表面是有皮有层的,其形成原因是由于翡翠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地下水浸蚀而造成的。 那么我们就从它的成因开始说起吧~ 一般认为,玉髓、玛瑙等玉石矿物的原岩,是火山爆发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生成的玻璃质或半透明的集合体,其中含有一定的石英(SiO2)和少量的氧化铝(Al2O3)及其他杂质元素成分。 这种原始的玉髓、玛瑙在地质运动中经过风化作用被分散到地表,并逐渐被雨水冲刷至河流中随水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被流水携带至低洼处积聚起来并被压实,从而逐渐形成了沉积岩;当这些岩层再次经受挤压变形等作用后,其中的玉髓、玛瑙就会被压扁拉长。

在翡翠的形成环境中,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多次之后,最终使原先的玉髓、玛瑙呈脉状产出,也就是所谓的玉脉。如果这时再有外界的水源进入,并在玉脉两侧进行溶蚀的话,就会沿玉脉两侧形成溶蚀台阶,进而将整个玉脉分割开。 这种玉脉在翡翠中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丝线一样的,就叫做石纹,也有的会呈条带状分布,就像这样: 这样的玉脉在翡翠中有一定数量,但大多数比较细碎,不影响美观和价值。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比如下面这幅图里的这种玉脉就比较粗大明显了,而且它还正好贯穿整块翡翠,因此也就成了影响品相的一个缺陷,价值自然也是大大折扣咯~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啦~就是把它挖掉呗!于是我们就能在翡翠表面上看到一些由玉脉所形成的“皮壳”—即种老色阳的高档货里往往不会有这种玉脉存在,但在种干色灰的中低档料里却很常见。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啊~ 首先,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只要是切伤都叫裂;其次,不管什么料子,只要是在面上出现了一条明显的裂纹,那这条裂纹肯定是裂无疑了,因为面上一有裂就证明内里面必然有裂—当然也可能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已嘞~

耿柯耿柯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需要专业人士来作答一下 先说结论吧——有裂与无裂是两码事! 有裂和无裂不是一回事…… 因为,“裂缝”的形态有很多种,有些只是小裂纹而已;而“石纹”也分很多种,有的根本就不是裂痕,而是表面特征之一。 如果没有实物,只靠口述无法判断。比如题主所说的是“内裂外裂”,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概念上的问题:如果“内裂”是指内部有细小裂纹的话,那么这种瑕疵在成品上一般不明显(除非雕刻时做了特殊处理),而且不影响整体的美感和价值;但如果内裂是外部结构已经出现了开裂迹象,那就算了吧……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面特征。 另外,因为手机拍照效果有限,所以贴图一张仅供参考。图中是手镯的局部照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