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特聘教授如何?
首先说,这种“某某大学某某院”的名称都是现代起才有的,是人为划分的。 以前都没有这种说法和称谓哦! 所以呢,这个教授的职位是后来加上去的。
在历史上,我们通常会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称为“大儒”“硕儒”之类的称呼,也就是博学多闻的意思;而把学识一般般甚至有点浅薄的人称之为“文人”“书生”之类……当然也有对知识的蔑称或者尊称,比如叫“腐儒”“俗儒”等等(这里就不细说了) 而古代人对于所谓的“字写得好”的评判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古人没有固定的书法字体——所谓书法字体其实就是固定字体,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行书、草书等都是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步定型而成的。
也就是说,在汉代之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楷书之说,而是根据书写场合的不同以及个人喜好来决定用什么书体来书写。所以呢,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而不是“楷书家”……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楷书形式。因此也就不会有所谓的“XX学院XX教授”这样的说法了。 再说说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吧——“书法大家”“书法家”什么的——其实这些也都是近现代才流行起来的词汇而已哦! 在古代人们更多是把擅长某种风格或者技巧的人称为“某家”或者是“宗师”等称号,而不像今天这样用“家”或者“手”什么来形容别人(比如你可以说我写字很好嘛但是不能叫我“书法家”或“手写家”) 但是如果非要找一个类似于当今“教授”一类的官衔给古代文人用来做职称的话我想应该就是“学士”这一称谓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