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圆帽怎么做?
清代的圆帽有红缨帽、瓜皮帽、凉帽等多种样式。它们都是清代男子常戴的帽子。
红缨帽是一种上面有红缨球的帽子。这种帽子又有四品以上顶珠的正式红缨帽和无顶珠的便用红缨帽两种。制作红缨帽(未加顶珠者)的材料有黑缨呢、蓝缨呢、黑纱、蓝纱和乌绫等。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做帽筒儿和帽檐儿两部分。帽筒儿是用整块面料按圆形上下尺寸要求,做一上下不一样粗的筒子。筒子下端做平活,上端做褶子以备缝缀帽顶用。帽檐儿是用同色同料的薄呢或纱按设计好的外形尺寸做大帽檐或小帽檐。然后用乌绫做顶,帽顶上面缀红绒球,顶下有帽筒,筒上接帽檐。最后再给帽檐上沿镶黑绵条及黑丝绦儿两条等。
瓜皮帽也叫暖帽或老头儿乐帽,是用黑缨呢和黑纱等材料制作的。它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半圆锥体。制作时,先用料子做出前片和后片两个部分。前片上方两侧各做一块帽耳朵,并在前片上方用料活出一圆筒帽顶,两帽耳由两侧插在帽顶下边形成一夹角。后片做一个圆顶帽筒,然后把前后片缝缀在帽顶和顶帽筒上。帽顶下做褶子几道,上缀红绒球,两侧帽耳上用黑绫做活。
凉帽是用青(兰)缨呢、青(兰)纱等材料制作的。它是在瓜皮帽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所以在制作上与瓜皮帽大同小异。不同处是帽筒加高,帽檐加大,前后开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