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陶艺作品有哪些?
清代紫砂陶
清代紫砂陶主要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紫砂壶继承明末的传统,康熙前期仍流行大壶,中期后趋向轻巧,光器渐少,筋纹器、浮雕器增多,题材亦较丰富。清代紫砂工艺的全盛时期,是整个清代生产最繁荣的时期,在紫砂壶的创作上,涌现了许多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名家大师,并形成了各具风格的三大流派。
钧窑天蓝釉鼓式洗
钧窑天蓝釉鼓式洗是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瓷器,撇口、方唇、浅腹、圈足;内外通体施天蓝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白色胎骨,足内白釉泛青,有细小开片。造型古朴,新颖精巧,釉层厚润凝重,色泽艳丽纯正,为仿钧瓷中的隽品。
官窑琮式瓶
官窑琮式瓶为清仿制宋代官窑器物,仿古风气于乾隆时期达到高峰,宫廷档案称为“仿古官窑”器皿。此器造型仿自周代玉琮,口、足外撇,颈部饰凸起弦纹两周。通体施粉青釉,釉质腴润,釉面开片纵横,纹片大小相间,以铁线为主,深、浅红色的片纹较少见,开片自然。造型古朴庄重,质朴含蓄,尽得古器之韵。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瓶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瓶为清乾隆年间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敞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外壁通体以青花装饰。所用青料为上等国产料,发色艳丽,纹饰线条较细,勾勒自然流畅。颈部绘蕉叶纹及如意云头纹,颈部和肩部之间以缠枝勾莲纹隔开,肩部绘折枝花草纹,腹部绘三组缠枝莲托八吉祥纹。此瓶器型雄伟,造型规正,纹饰繁密饱满,是乾隆时期青花瓷器中的大型琢器,具有体积大、制作精、工艺难的特点,充分代表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瓶身所绘八吉祥为藏传佛教中八件象征吉祥的法器,作为装饰纹样在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器物中常有出现,反映了清代宫廷中对藏传佛教的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