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好在哪里?
文/范金泽
2017年6月,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举行拍卖,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争夺,最终落槌,成交价是8250万美元。无独有偶,同年11月份,美国毕加索博物馆也举办了一场梵高专场拍卖,其作品《有乌鸦的麦田》在被抬出拍卖行时,就拍出了1180万美元的天价。
不可否认,自从2017年,梵高作品拍卖价格屡次刷新历史纪录后,“梵高热”又再度席卷世界。
然而,在当下中国,由于大众对艺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鉴别力,因而多数人都只将其归于“流行”,甚至多数年轻人认为其“丑陋”。正因如此,当多数年轻人去逛博物馆时,大都对其视而不见。
其实,对于梵高的评价,不可一概而论。他的作品中确实有一些粗糙、有强烈的调色或不协调感,甚至有人认为其有精神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艺术就一无是处。而且,只要对现代艺术有些许常识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梵高无疑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其实,从现代艺术发展来看,梵高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人物。回顾整个现代艺术发展史,在梵高生活的那个时代,由于照相术尚未普及,人们没办法将景物复刻下来,于是艺术家只能依靠记忆进行绘画创作,这就造成了艺术作品中景物与现实有所出入。
而照相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整个艺术行业的生态,艺术家们可以依据照片进行艺术再现,无须再依靠自己的记忆、加之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甚至到了21世纪,人们有了3D打印技术,更没有必要再进行艺术创作了。正因如此,在当代,艺术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对美的追求,而不是实用性的技术。所以,我们说,现代艺术是建立在“审美”而非“实用”的基础上的。
正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功用也发生了改变,它不再只是用于美化生活,还成了艺术家表达思想感情、记录历史、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家对艺术功能的这一思考,才催生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现代艺术。
但是,现代艺术由于其个性鲜明、非写实的特点,在当代更容易被接受。正因如此,梵高这种具有开创性的现代艺术家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今天的很多公共场所,甚至商业广告中,都以各类植物、星空等作为装饰。这虽然和梵高的《向日葵》等画作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独具特色现代艺术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