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茂三顾茅庐缸价值多少?
《三国演义》是中国人人皆知的英雄传奇故事,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呼之欲出,很多流传至今的俗语都是出自这个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有功成身退的姜子牙,势不两立的黄盖和后出师表的张松茂,今期我们就来看看他三顾茅庐的故事。
张松茂(1448—1553),字梦雄,号古藏房主人、铁袍道人,明代江西临川县云台山(今属江西抚州市)人士。青年时习画未成,于市廛中为瓷工,烧造青花瓷器。崇祯六年(1633),张松茂三赴景德镇,在吴氏门下学绘人物、山水、花鸟,艺事大进,后居景德镇30余年。
据《中国瓷艺大师传记》载,张松茂曾三顾茅庐请芦花鸡画匠卢葵生,出瓷工价值1200两银子的芦花鸡赠给“孟公”孟汉丞家。孟氏得画鸡后,在元旦日献启于皇帝。皇帝将此事交礼部核实,部臣据史实奏回:鸡非麒麟,不得献;画鸡人无名气,不得献。皇帝遂追回“献鸡启”,“孟公”也因此没有遭祸。
瓷窑在柴窑之西,明初为御窑。清时称江西乐平窑。其产品有青花、五彩、斗彩、瓷塑等,以青花为冠,时称“乐平窑”。宋代窑制已极讲究,有“色定而彩未尽”之称。窑工在刻花装饰的盘、碗等器里,填以红、绿、蓝等多彩着色,花纹与底色相互辉映,绚丽绝伦,人称“青花”。
后景德镇长柴窑的青花瓷工艺更精致,两者各擅胜场,并称为“南柴北乐”。明、清两代,乐平窑以产量大,质量高,著名于世。产品有罐、炉、壶、钵、瓶等多种。以青花为胜,间绘五色。其作品代表明代青花瓷的最高水平,可与景德镇的官窑瓷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