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造过三角袁大头吗?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罕见的三角圆真币,其价值到底为多少,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种钱币的价值所在。
那么,到底哪一种“袁大头”钱币的价值最高呢?据钱币收藏专家分析,这三种不同年号的“袁大头”价格不同,分别是:1928年发行的价格最高,达到2300元/枚;1929年发行的“袁大头”,价格为2200元/枚;1930年发行的“袁大头”,价格为2100元/枚。
其实,在民国时期,还真的造过一种“三角袁大头”。然而,这种钱币实际是伪币,是假货。
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有一些币商造假出售,后来被银行揭发,该钱币被禁锢。此后,有些人仿造贩卖,由于价值不高,没有引起太过注意。一直到30年代,当时的察哈尔省银行进行清理时,发现不少伪造的三角元,遂报请财政部处理。此后的1945、1948年,多地银行又多次发现伪铸之三角元。于是,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部会计总长梅振旭连续向各大法院发出公函。
梅振旭的这些公函,实际上就是通缉这些造假的商人。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商人基本已经隐伏消失,找不到伪币的源头,没法缉拿归案。这种钱币从此泛滥市场,真伪难以辨认。
关于“三角钱”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这种钱形似三角形,所以在农村叫“三角钱”。农村来的人多,市面上的元宝钱又不好使,所以农民就把这种三角钱拿出来用在农村的消费上。
据相关史料记载:北京一些钱铺老板,私下把流通中的光绪元宝改为三角;还有浙江、河南等地金银业商人,私下将光绪元宝改雕成三角。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一些省局为了谋生,便在小面额的银元上作文章,将原来的圆形改为三角形,俗称三角银元。
所以这种“三角元”其实并不是正规银元。而是一种仿冒品,性质和如今市面上流行的一些仿冒名牌产品一样。对此,一些收藏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近代很多伪币与真币相比,从图样、文字的书写、制作工艺方面都比真品精美,这是近代钱币的最大特色;与真币相比,伪币的制作工艺要粗糙许多,尤其是字和图均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