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造黄铜当二十铜元价值多少?
近代机制钱币的总数是数以万计的,而其中的湖南铜元局造当二十文铜元,绝对是主角之一。因为它是中国近代机制铜元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湖南铜元局造当二十文铜元是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由湖南省铜元局铸造的,它的图案镌刻精美,书写俊秀,文字工整,是近代机制钱币中难得一见珍品,也是迄今为止我国铸造数量和流通时间较短的机制铜元之一。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极高珍藏和价值。
根据有关消息报道,在英国伦敦的一间钱币专门商店拍卖出了两枚1902年铸造的湖南省造黄铜 当二十文铜元,拍卖价格是每枚3880英镑,约合人民币4.6万元。据了解,这两枚铜元之所以值钱,是因为铜元上正面所铸 “當二十”字样,二十文等于贰钱零分,为清代最小单位,流通时间不长,很稀有,因而值钱。
当二十文铜元当时是为了“筹饷”而被铸行,是晚清民初两种主权货币并行时期的地方性辅币,因为当时各省都有铸钱局,铸行的铜元也都带着地方特色,如背纹不同等。虽属地方性的辅币,有些局还加盖该局制钱重多少文等字样,但皆未及抵滇而清廷已垮台。
铜元上的当字,既不是“定金”的定,也不是“抵当”的当,而是一字通用。《说文》:“当,适也。”“适当”或“抵当”,古已有之,但含义不同。“适当”是符合某一标准;“抵当”是等额扣抵或以财货抵偿。铜元上所铸“当二十”,即兑换二十个制钱或二十个铜元。因为中国近代铸币都是用铜,铜的银含量不高,所以不可能当银使用。
一般说来,从钱币上的文字来判定钱币的真伪和级别,是古钱币鉴定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在我国,最早的货币——— 贝币上,就有文字。先有文字,后有图案,而且文字还起着说明和标明材质的作用。
湖南省造当二十黄铜元,其钱文为“湖南省造”和“当二十”等字。从文字的楷书字体来看,属于清代晚期风格;从笔画的肥瘦枯润和线条的粗细长短来看,也颇为自然稳妥,功力深厚。尤其是“省”字,较一般清代书体为精美。
另外,整个“湖南省造当二十黄铜元”钱文,用浓墨斜书中规中矩,横竖成行,错落有致,十分大方得体。故此钱文,从楷书书体的角度来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堪称清代隶书之冠。
当二十文铜元,材质为黄铜,直径3.4cm,重约9.5g。铜元正面镌刻有双花星一点,中心有花舌,左右有花枝;背面铸有嘉禾纹以及“当二十”二字,此纹饰线条清秀,制工精美。因铸制时间较短,存世量较少,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