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瓷塑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应从器物的属性上来认识其价值。 任何一件器物,我们评判其价值的第一标准就是“是否稀缺”。对于瓷器而言,其是否属于孤品、绝品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珍贵文物在损毁或遗失之后,原物已无法复原,再制作一件同样规格的文物,即使材质相同,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已经无法与原作等价交流了。这就是说,在判断其价值的时候,必须考虑其不可再生性(即“孤品”“绝品”的因素)。
其次,我们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件文物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质极度匮乏,百姓生活极为艰难;与此同时,由于长期战乱,文化文物工作者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和破坏。在1949年至1976年间,人们对于文物收藏的认识还停留在满足于使用功能的层面——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都还没有来得及探讨。在这个阶段,文物的社会功能基本上只限于观赏和使用两种。 而您所提到的五十年代瓷盘,应该属于日用器皿一类。这一类文物最大的价值在于使用功能。虽然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的陶瓷造型艺术已经呈现出相当高的水平,但毕竟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其观赏价值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弱。所以我说它是“有一定价值的”。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文不值。相反,正是因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所以我们才更要重视对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