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民国了还用袁大头?
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买东西,但是你想想,如果是100多年前的人们,买东西的时候必须要用东西来交换,你像粮食,鞋子一些生活用品,他们都必须用钱来换,但是当时有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钱太不值钱了,不管是铜板还是银币,都比较重,携带起来非常的麻烦,而且金属易锈,时间长了很容易受损,那有没有什么更方便的货币呢?当然有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银元了,大家都知道,之前的民国时期,是用袁大头来当做银元的,那么为什么都民国了,老百姓还是喜欢用袁大头呢?
虽然现在是21世纪了,但是我们回到过去,看看当时的袁大头是怎么来的,在1912年,当时的皇帝已经没有了,中国进入了民国时代,因为当时的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所以这些银元就叫做袁大头了,等到1928年国民政府才开始发行银元,但是之前发行的是铜币,当时一枚铜钱可以兑换12枚银元了,但是后来因为金元的贬值,袁大头就发行了,当时规定银币一元可以兑换金圆券二角,也就是说在当时,1块钱相当于2块,那可是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兑换的呢!
那为什么都民国了还喜欢用袁大头?
第一,使用习惯问题,虽然后来有了政府发行的银元,很多人还是习惯使用袁大头,因为之前的习惯,所以继续使用,这种使用习惯也是难改变的一个习惯,就跟很多人抽烟是一个性质,有人喜欢抽10块钱一包的烟,也有人喜欢抽100块钱一包的烟,至于选择哪种,完全是看个人的喜欢,只要是抽得舒服,哪里会在乎别人怎么说,更何况是银币了!
第二,认可度较高,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袁大头是什么东西,只是因为后来用习惯了,才发现这个叫袁大头的人,原来是总统啊,于是对这个东西的信任度更高了,所以也更认可这个袁大头的银元了!
虽然现在的时代已经是大潮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用现金方式来买东西了,但是依然会有很多的人拿着手机,扫这个扫那个,可能在你看来,这样很丢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时代的发展,他们只会觉得用手机来支付东西,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而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他们并不是很懂得用手机来支付东西,所以这个时候,想要买东西,还离不开现钞,所以就需要用到了袁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