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十年制几个钱?
现在,收藏各类老钞票已成时尚。可这种时尚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事实上,早在上个小时期,收藏者就已经风糜于各类钱币,其中包括钞票。
那时,收藏者被称为“泉”(quán)友。“泉”字取自于“泉泉”,形容众多。古币收藏是从乾隆时期就开始了,那时,主要以乾隆、嘉庆等朝为主。在清咸丰年中期,各省局开始铸机制钱,钱币收藏便盛行起来。在宋、元、明、清钱币收藏风靡的同时,也有人收藏近代发行的纸币,但也仅仅只是极少数人。
近代纸币出现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
中国最早的中外合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于1905年创设了钞票保管库,并开始发行自己的钞票。1928年,中国第一家纯商业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有号码的银元券。至此,中国纸币史开始了。
在长达近50年的时间里,中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主要是因当时的商业银行和个人信用制度未像近代那样崩溃。事实上,尽管在1934年通过实施法币改革,正式将白银法币化。但事实上,当时还是允许银钱庄发行钞票。
“到了抗战前后,特别是到了后期,因为战争关系,银价上涨,有势力的人又可以操纵金融,所以那时候的金融就很混乱,所以发行钞票的银行就不止一两家了。这时候才诞生了真正的纸币。”
在纸币收藏领域,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和古币主要收藏原件不同,大多数现代纸币基本上都是用于收藏首日封,也就是刚发行当天的那一个封。
原因同样和纸票的流通性有关。古币至少可以肯定当时是流通的货币,而纸票都是作为存储关系的记录,除非收藏当日出印的封,否则无从考证。
而直到去年,第一套人民币真正成了收藏热点。据了解,在1994年,一套全新旧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全套刚刚突破3000元,但到今天,它的价格早已成天价。
“现在,成套的第一套人民币不可能超过300万。”杨英锐说,“如果哪一天,我国停止流通的纸币,像第一、第二套人民币这样整体收藏的人数增多,那它的价格一定会更高。”
当然,和第一套人民币近20年出一套的观念不同,第二套人民币正在被逐渐消耗掉。第二套人民币从1963年开始发行,一共发行了7个版本,8个面额。现在,通过收藏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第二套人民币刚退出流通不久,价格不是很高。1962年版10元券,收购价每张0.75元;1962年型5元券,每张0.45元。
而将来它的升值空间怎么样,杨英锐并不看好。
“这种人为的东西很难说。很难把它跟中国的经济脱离出来。第二套人民币从1963年到1973年一共是10年。1967年‘文化革命’,所有的银行停库了,所以说它的发行量就不确定。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重新发行纸币。这里面有10年的历史真空。没法统计它到底发行了多少。现在我们能看到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一共有9种。”
杨英锐觉得第二套人民币很难有很好的升值前景,因为它“不具备钱币收藏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