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有几种面值?

汲桂嘉汲桂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0年,中央银行发行的「袁世凯像」的邮票,一共五枚(图)。 这几张邮票都是「袁世凯像」,但图案有些区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1930年到1935年间,为了对付金融投机商,抑制物价,挽救金融危机,国民政府先后发布了『法币发行条例』、『法币兑换现钞及发行准备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以纸钞代替银本位币,并逐步收回银元券和铜币;同时,还设立了『中国农民银行』与『中国棉业贸易公司'用以支持农工商业。 为配合这些措施,中央银行于1932年起开始大量印刷纸币。而当时,受「金本位制」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很高,为筹措资金,国民政府决定发行债券。然而,以当时的国力,根本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于是,就采用了美国「麦克斯韦尔协议」中的部分办法:用增发钞票的方法,先兑现一部分债务,再慢慢偿还。 这就是这套邮票的来历。

不过,这些钞票可不像现在这么『老实』。 当时,为了阻止钱庄、银行的挤兑风潮,确保新印制的钞票顺利流通,行政院公布了《管理通货实施办法》中规定: 凡持有「法币」者,一律缴销所有白银、银元、金币等币钞; 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挪用或借用国库券或法币; 一切公用经费或货价,都以法币为本位币; 严格限制以外汇收购法币; 对出口所得外币,必须按规定兑换成法币。 这样,就在实质上造成了『法币』等同于『纸币』的结果。

所以,从1935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就基本废用了银本位币——银圆券,转而全面使用「法币」。 而这一套『袁世凯像』的邮票,也就成了『法币』的代表。虽然它们的图案是‘袁世凯像’。 不过到了后来,因为通货膨胀实在太厉害,这些邮票的价值已经远超出了他们的票面金额。他们被收藏家的钱包所取代…… (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