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寄托款有收藏价值吗?
我有一些康熙寄托款的瓷器,不知是否有收藏价值 ,请大师指教! 多谢了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先告诉你答案,一定有价值! 但怎么判断你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值多少,就需要我们仔细地看看物件。 你说的“康熙寄卖”,应该是指康雍乾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的瓷器上带有“乾隆年制”“雍正年制”或者“康熙年制”的刻款(有些瓷器的底或者里面会有这些落款)。
这种款式是鉴定古陶瓷是否真品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标准。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带有“康熙年制”“雍正年制”或者“乾隆年制”款式的瓷器都是真品。 在明代万历朝晚期,即公元1620年以后,我国就已经能够烧制出青花瓷,而且还能够烧制出青花釉里红这样的色彩丰富的瓷器。但这时烧制的青花瓷,图案和笔触还显得比较粗放,没有完全的成熟。
到康熙时期,我国的青花瓷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青花色料的发色还是绘制纹饰的笔法都越来越精细、熟练。因此这时候出现的“康熙年制”“雍正年制”或者是“乾隆年制”字样的青花瓷器绝大部分都是真品。 而假“康熙年制”“雍正年制”或是“乾隆年制”款式的器物,往往是在清早期制作的,此时的青花的制作工艺还不成熟,会出现青料聚积成团、色发灰、色调不开裂不透彻的现象。假“康熙年制”款瓷器上的字也会书写不规范,如“辛”“兴”“字”等字的草书写法与真正的“康熙年制”款有较大差异。另外,就是这些字的大小,真品的字一般是较小的,而假“康熙年制”字一般比较大。如下图左真是康熙时期瓷器的“康熙年制”四个字,右假是明代万历时器上的“康熙年制”四个字。
除了看款识以外,还可以观察瓷器本身的工艺,如果一件“康熙年制”或“雍正年制”的瓷器,制作得比较粗糙,明显不如同时期的其他瓷器精致,那就可以判定为仿制品。 还有,有的假“康熙年制”或“雍正年治”会在瓷器底部粘贴上一些红色的痕迹,以欺骗买家。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把红色层揭去,再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