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清钱币有收藏价值吗?
从收藏的角度讲,任何货币都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是否值得投资,还要看该币种的发行量、流通时间等综合因素。 作为新朝发行的货币,顺治通宝的存世量并不大,且经历了“改刻”、“挖补”等造假手段,使得真品的数量更加稀少。目前,一枚普通的顺治通宝售价在30元至50元之间,而一枚品相较好的开炉铸钱则能卖到上千元,精品则更能值上万元。 康熙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部分康熙通宝钱文制作较为草率,加之当时使用西洋铸币工艺铸造,所以一些版别数量较大的康熙通宝价格不高,通常几元钱就能买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储量的减少,有些以前便宜的版别也会逐渐升值,比如“台双福”版康熙通宝。不过这类币种的价格一般不会太高,几十元就能买很多枚。 雍正、乾隆年间所铸造的钱币,如今在市面上的价格一般也不超过100元。嘉庆皇帝即位后,为了肃清贪官污吏,大力整治风气,将不少贪腐官员下狱处死,导致当时的钱币铸币原料比较紧缺。为求铜足,嘉庆皇帝还发布过“折中性铁”的政令,允许采办铁材的同时用木炭替代一部分生铁,以增加铜的产量。很多嘉庆年间的古钱币带有“铁钱”字样,就是来自于此。
到了道光年间,由于财政吃紧,清政府一方面增加了税收,另一方面大量铸币,导致市面上出现大量铜币。这些铜币的质量较差,有的甚至还出现了翻砂现象,因此市场价格很低,大多在10元以下。 咸丰年间金、银等贵金属价格暴涨,清廷迫于压力大量铸币,导致当时的制钱(含锌等其他金属)质量很差,市面流通的很多假币。后来虽然有所改进,但整体水平仍不高,因此这一时期的古钱币价格普遍不高,一般在20元左右。